解码会计逻辑,驱动精益经营

罗边华源三明研习社·第一期第3课《TPS之管理会计》

发布于: 2025-10-22
分类: 企业文化

罗边华源三明研习社第一期(2025班)第3课《TPS之管理会计》

2025年10月18日,罗边华源三明研习社第一期第3课《TPS之管理会计》在罗边玻纤员工活动室如期举行。本次培训深入探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核心作用,揭示丰田生产方式(TPS)背后“利润与现金流的秘密”。

上期成果:方针计划稳步推进

课程开篇,明阳、赣丰、罗边事业部就前一课《方针管理》课程的实践成果进行了深度汇报。特邀导师欧丰咨询罗亿军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各团队的成果,为后续课程奠定实践基础。

 

管理会计:从“记账”到“经营”的思维跃迁

管理会计核心是价值创造,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的记账与报表,其本质是以数据为语言、流程为路径、利润和现金流为结果的经营管理系统。丰田系五大世界500强企业通过管理会计工具,将经营目标转化为生产实践,实现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,其核心 “经营密码” 为三大公式:

·资产净利率 = 销售利润率 × 资产周转率

·销售利润率 = 净利润 ÷ 销售收入

·资产周转率 = 销售收入 ÷ 资产总额

罗亿军老师强调,销售收入受限下,企业需通过 “降成本、提周转、增利润”,而降成本关键在于消除浪费。

成本结构:从“降低”到“改善”的管理进阶

成本结构分为生产成本(直接材料、直接人工、制造费用)与非生产成本(管理、销售等费用)。罗老师强调:提炼前3-5大浪费作为攻关对象,“改善”更注重系统性、持续性与团队协作;成本管理需区分易模仿(达行业平均)与难模仿(争行业最高)部分。制造业制造成本占总成本80%以上,减少制造费用即减少浪费(对应“七大浪费”)。组织层面应打破工序壁垒,推动工序流动化,实现固定费用最小化,提升空间与时间效率。 

利润≠现金流:经营的本质是“时间经营”

经营本质是经营时间,现金流周转率与过程周期相关,可通过缩短转产时间、减少停滞、优化流程等,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改善现金流。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,利润不等于现金流:利润是会计概念,现金流是生存底线,这是企业账面盈利却常“缺钱”的原因。

七大浪费:识别并消灭“现金流杀手”

TPS将生产作业分为加工作业(有效作业)、浪费与附带浪费。其中,“七大浪费”是影响现金流的关键因素:制造过剩的浪费;不良/返工的浪费;加工的浪费;搬运的浪费;库存的浪费;动作的浪费;等待的浪费。制造过剩不仅是最大的浪费,更是现金流的“隐形杀手”,识别这些浪费,并通过“改善”逐步消除,是精益管理的起点,也是提升现金流的关键路径。

图片

扎根・蜕变・共赢:一位电工到总经理的成长启示

 “畅享咖” 分享环节,罗边玻纤事业部总经理张允仲,围绕 “扎根企业二十载,与成长同行”,讲述了自己 2004 年从车间电工起步,一步步蜕变为事业部总经理,执掌短切项目的故事。“扎根基层、拥抱变化、责任驱动、团队共赢” 是他的成长信条,而 “开弓没有回头箭,再难也要找资源、做改善、坚持到底” 则是他面对困境的选择。

这番经历,让在场学员真切感受到:精益从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陪伴人成长的路径。

图片

在承担中成长,在精益中超越

华源新材副董事长邱桂兰以辅导员身份在总结中传递关键认知:管理者缺了管理会计能力不行,财务人员少了经营思维便难当核心帮手。她直言,经营若没有 10% 的利润率,就不算合格;要实现这一标准,必须紧扣管理会计本质 —— 压缩过程周期、削减浪费、提升周转率,以此实现现金流倍增与经营良性循环。同时,她提及总经理需对投资人、团队、客户一一负责,这份对多方的责任担当,看似重担,实则是加速成长的催化剂。

本次《管理会计》课程将精益思维与管理会计深度融合,揭示了企业经营的本质不仅是追逐利润,更是经营时间与现金流。从公式解析到浪费削减,从思维跃迁到人才成长,每一步都指向同一个核心——通过管理会计将经营目标转化为每日的具体行动。当数据成为语言,改善成为路径,精益便不再是一套冰冷的工具,而是帮助企业穿越周期、实现持续盈利的活的力量,指引着每一位管理者从“记账者”蜕变为真正的“经营者”。

分享